皮膚過敏/免疫

【妊娠蕁麻疹】雲玥醫師群

病症:  妊娠蕁麻疹
姓名:巫*玟小姐 (34歲) 
職業:商
主治醫師:臻觀中醫醫療體系醫師群

179d8b9e3ec17c6248a50d6c34236556_副本

【治療見證分享】
  我是懷孕7個月所引起的妊娠蕁麻疹,一開始不嚴重,所以大意,想說為了寶寶,盡量不吃藥不擦藥,婦產科醫師及皮膚科醫師給藥沒用,只能短暫舒緩,瞬間兩三天我的妊娠蕁麻疹嚴重發癢到全身,傷疤也是整身不舒服,每晚只能睡兩小時。
  後來給醫師治療,除了吃水藥調理,還有給診所特製的藥膏擦,一種止癢一種讓傷疤早好,醫師十分細心,問診十分嚴謹但又親切,是值得相信的好醫師,所以現在後期生完小孩坐月子,還是請醫師調理身體,希望早日恢復成為漂亮又健康的媽媽。


妊娠蕁麻疹的迷思~醫師心得分享
懷孕中的女人最美麗,可惜生命中總會有不速之客,不經意的出現,破壞了這份期待新生命即將降臨的美~
在每週六早診,一如往常的忙碌裡,出現了一位身懷七個月大的孕媽咪求診,她輕輕的說明來意後,翻開衣袖,映入眼簾的是膨疹、丘疹和蕁麻疹樣斑塊,紅腫微熱癢疼,伴有紅斑、浸潤性斑塊、糜爛、結痂層層疊疊,除了臉部皮膚外,全身肌膚幾乎淪陷,瘙癢劇烈,夜間發作尤其厲害,輾轉徹夜難眠,幾近崩潰!剛開始出現疹粒時,曾服用婦產科及皮膚科醫師給的藥,但似乎幫助不大,頂多暫時舒緩減輕瘙癢感,沒多久又瘙癢劇烈,皮膚抓搔的片體鱗傷,疹塊與傷疤新舊層疊,滿目瘡痍,令人不捨。

她焦急迫切的疑慮,皮膚狀況這麼糟糕,是否會影響或是遺傳給寶寶呢?

依據臨床診斷,這位準媽媽罹患懷孕中後期常見的妊娠蕁麻疹,皮膚上蕁麻疹樣的丘疹、膨疹、斑塊或小水泡,搔癢劇烈干擾情緒、影響睡眠。

妊娠蕁麻疹的臨床形態很多樣化,又稱妊娠多形性皮疹,全名為“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及斑塊”(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簡稱PUPPP,約每200個孕婦就會有1個發生,常好發於首次懷孕婦的妊娠第三期(27至36周後),與肚皮撐大的張力相關。紅斑或腫塊多從腹部肚臍周圍開始沿著妊娠紋,逐漸往胸部、大腿、小腿及上肢蔓延,腫塊範圍會擴大合併搔癢,顏面及黏膜很少受波及,產後皮膚紅腫瘙癢較緩解,但遺留部分色素沉著。

中醫上,妊娠蕁麻疹可歸類於胎毒、風瘙痒、血風瘡等範疇。病機主要是衛強營弱,血虛風燥,風邪夾寒、夾熱侵襲肌表,蘊於肌膚。不少孕婦在妊娠期會出現蕁麻疹、瘙痒不堪,起因於妊娠養胎而致血脈虧虛,血虛則生風化燥,風邪蘊於肌表,營衛失和,加上腹部膨脹過快、患者有過敏體質以及居住環境炎熱、喜食辛辣海鮮等,皮膚乾燥容易促發或加重病情。


★中醫辦證分型與治則
1. 陰血不足,治宜養血滋陰
妊娠之後,陰血不足,陰虛則血分有熱,迫於血分,皮膚瘙痒,疹色紅活,高出皮面,或融合成片,夜間加重,遇熱尤甚,口乾乏力,舌質淡紅,苔薄,脈細滑。
宜養血滋陰,佐以清熱。

2. 血虛生風,治宜養血祛風
妊娠體弱,素體虧虛,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懷妊之後氣血下注,血虛生風或表虛衛外不固,外感風邪,故皮膚痒疹發無定處,時隱時現,此起彼伏,舌苔薄白邊有齒痕,脈細或浮弱。
宜養血祛風止痒。

3. 肝鬱化火,治宜平肝瀉火
平素情緒急躁易怒者,妊娠之后,性情憂鬱,急躁多怒,肝氣鬱結,肝血不足,日久木鬱化火,熱迫血分,皮疹鮮紅,惱怒尤甚,口乾苦,煩燥不寧,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數。
宜養血平肝,滋陰清熱。


★常見的患者提問迷思
迷思一、妊娠蕁麻疹與一般蕁麻疹有何不同?
妊娠蕁麻疹粒較多樣化,會產生水泡,消失比較慢,很少發生在臉部。
一般蕁麻疹,不會有水泡,只會出現塊狀浮腫,通常在24小時內會消失,再轉移到別處,全身包括臉上都可能發生。


迷思二、妊娠蕁麻疹是否遺傳呢?
妊娠蕁麻疹並不會遺傳,準爸媽可以不用過度擔心。

迷思三、引發懷孕中後期出現妊娠蕁麻疹的可能原因?
1. 可能與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血管和組織,引起免疫反應相關。
2. 孕婦喜食辛辣海鮮,且有異位性膚質者。
3. 初產婦、多胞胎、孕期中後體重增加太快,皮膚張力撐大所致。


迷思四、該如何照顧紅腫瘙癢劇烈的患處呢?
1.切忌用手抓搔患處皮膚。
2.避免接觸過敏原食物:忌蝦蟹等帶殼海鮮、麻辣、油炸、花生、芒果、榴槤、荔枝、龍眼等燥熱性水果。
3.皮膚紅癢劇烈處宜冰敷並使用蘆薈凝膠來保濕鎮定。
4.穿著應選擇透氣棉質衣料。
5.睡眠要充足,切忌熬夜。
6.宜多補充水分及新鮮蔬果。

f42f6fc0b8bf403bd846a2cfcc71233d-197


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