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
一般內科
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
現代人由於缺乏運動、久坐、工作壓力大、熬夜、喝酒應酬、三餐不正常等習慣,三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而高脂血症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疾病,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內血栓形成的機會,成為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的病理基礎。
古籍中無“高血脂症”的病名,但對它的存在危害早有認識,《醫學心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內濕從內受,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故卒然昏倒無知也。”說明了氣血津液代謝失調,導致痰瘀膠結於血脈中,可使津血稠厚而昏厥。
高血脂的中醫觀點
高血脂症屬痰濁、痰濕、血瘀等範疇。
因過食甘肥,體型肥胖,缺乏運動、情志所傷,或代謝異常,會使血中膏脂堆積,形成痰濁,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氣滯血瘀。
高血脂症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脾、肝、腎之虛損,標實為痰濁,久則挾瘀血。治療上應依據病人的不同證候特點,加以分型治療。
中醫的病因分類
臨床辯證上,高血脂常見的中醫分型有以下五種:
脾濕阻遏:飲食不節,攝食過度,或常吃肥膩甘甜、酗酒過度,損傷腸胃功能所引起的水濕代謝不良。使用幫助利濕消食化積的藥物,如:澤瀉、陳皮、茯苓、神麴。
肝氣鬱滯:腸胃的功能有賴肝氣的疏泄條達,情緒抑鬱導致肝氣鬱結,甚至肝火上炎,會使脾胃功能損傷,不能正常輸布代謝,導致痰濁阻滯經絡。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如柴胡、山楂、青皮。
血瘀:高血脂長時間居高不下,久而導致血管損傷,甚至出現血管粥樣硬化。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例如丹參、三七、紅花等,以避免血管損傷繼續惡化的危險。
肝腎陰虛型:肝腎陰血不足則虛火灼津為痰,痰阻血凝,促使脂濁的產生。使用滋陰補腎的中藥,如何首烏、枸杞、熟地。
脾腎陽虛型:年老五臟六腑功能衰退,腎氣不足,腎陽對全身的臟腑組織有溫煦推動作用,腎虛影響肝脾功能,引起運化輸泄不暢。使用溫陽祛寒、益氣健脾的中藥,如附子、乾薑。
除了內服藥物之外,也可以利用穴位針灸來加強療效,平時也可以多按壓三陰交、關元、足三里、豐隆等穴位,有健脾益氣、化痰祛濕的功效。
維持良好血管環境的生活須知
►維持理想體重。
►飲食忌口:
選擇清淡、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與五穀根莖類。
避免高膽固醇的食物(包含動物性脂肪,蛋黃,海產,魚卵,乳類製品,內臟)。
避免易使三酸甘油脂升高的食物(高脂肪、高糖、高澱粉食物,飲酒)。
►搭配運動處方: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小叮嚀]日常運動三大要素:
-運動前後各做十分鐘暖身運動及緩和運動。
-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
►釋放緊張及壓力:適時調節壓力對於心理及身體健康都有極大的幫助。
►定期的健康檢查:了解身體的危險訊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年來高血脂症的發生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現象,中醫是依據體質不同進行辨證論治,依據不同體況給予藥物治療,也有賴於平時對飲食與生活的注意,並且搭配規律的運動處方,定期追蹤檢驗指數,都能向三高說掰掰喔。
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50歲的王小姐偶有小酌,平時容易緊張,雖然飲食已經儘量清淡節食,身材不胖但膽固醇數值卻高達261,三酸甘油脂超標快3倍,因為常發後頸部僵硬、頭脹痛等不適,怕有腦血管問題,故前來中醫門診求助。主方以小柴胡湯疏肝解鬱搭配丹參、三七活血化瘀,輔以消導藥物,並囑咐改變生活習慣,避免飲酒,三個月後再去檢驗,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不但降到正常範圍,頭痛脹、便秘等不適也都不再出現。
現代人由於缺乏運動、久坐、工作壓力大、熬夜、喝酒應酬、三餐不正常等習慣,三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而高脂血症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疾病,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內血栓形成的機會,成為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的病理基礎。
古籍中無“高血脂症”的病名,但對它的存在危害早有認識,《醫學心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內濕從內受,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故卒然昏倒無知也。”說明了氣血津液代謝失調,導致痰瘀膠結於血脈中,可使津血稠厚而昏厥。
高血脂的中醫觀點
高血脂症屬痰濁、痰濕、血瘀等範疇。
因過食甘肥,體型肥胖,缺乏運動、情志所傷,或代謝異常,會使血中膏脂堆積,形成痰濁,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氣滯血瘀。
高血脂症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脾、肝、腎之虛損,標實為痰濁,久則挾瘀血。治療上應依據病人的不同證候特點,加以分型治療。
中醫的病因分類
臨床辯證上,高血脂常見的中醫分型有以下五種:
脾濕阻遏:飲食不節,攝食過度,或常吃肥膩甘甜、酗酒過度,損傷腸胃功能所引起的水濕代謝不良。使用幫助利濕消食化積的藥物,如:澤瀉、陳皮、茯苓、神麴。
肝氣鬱滯:腸胃的功能有賴肝氣的疏泄條達,情緒抑鬱導致肝氣鬱結,甚至肝火上炎,會使脾胃功能損傷,不能正常輸布代謝,導致痰濁阻滯經絡。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如柴胡、山楂、青皮。
血瘀:高血脂長時間居高不下,久而導致血管損傷,甚至出現血管粥樣硬化。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例如丹參、三七、紅花等,以避免血管損傷繼續惡化的危險。
肝腎陰虛型:肝腎陰血不足則虛火灼津為痰,痰阻血凝,促使脂濁的產生。使用滋陰補腎的中藥,如何首烏、枸杞、熟地。
脾腎陽虛型:年老五臟六腑功能衰退,腎氣不足,腎陽對全身的臟腑組織有溫煦推動作用,腎虛影響肝脾功能,引起運化輸泄不暢。使用溫陽祛寒、益氣健脾的中藥,如附子、乾薑。
除了內服藥物之外,也可以利用穴位針灸來加強療效,平時也可以多按壓三陰交、關元、足三里、豐隆等穴位,有健脾益氣、化痰祛濕的功效。

►維持理想體重。
►飲食忌口:
選擇清淡、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與五穀根莖類。
避免高膽固醇的食物(包含動物性脂肪,蛋黃,海產,魚卵,乳類製品,內臟)。
避免易使三酸甘油脂升高的食物(高脂肪、高糖、高澱粉食物,飲酒)。
►搭配運動處方: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小叮嚀]日常運動三大要素:
-運動前後各做十分鐘暖身運動及緩和運動。
-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
►釋放緊張及壓力:適時調節壓力對於心理及身體健康都有極大的幫助。
►定期的健康檢查:了解身體的危險訊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年來高血脂症的發生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現象,中醫是依據體質不同進行辨證論治,依據不同體況給予藥物治療,也有賴於平時對飲食與生活的注意,並且搭配規律的運動處方,定期追蹤檢驗指數,都能向三高說掰掰喔。
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