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調理

【何來的汗皰疹?】雲玥中醫醫師群

汗皰疹

【雲玥中醫醫師群】
644078c3604c2a780e194a41dabb9555_副本認識「汗皰疹」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反覆發作性濕疹性疾病,且好發於青年至中年時期。不過,小至三、四歲,大至七、八十歲者,都有可能發生。一般年過中年後,發生率會漸漸降低。男女發生的比例差不多。
 
汗皰疹在急性期主要可見兩側手掌、腳掌或手指、腳趾側面有許多劇癢且散在或聚集的小水泡或丘疹,水泡通常很深且不會破開,常常會讓病人感覺「抓不到癢處」。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則會呈現流湯的現象,甚至引起細菌感染,而形成膿痂疹。若沒有被抓破,則這些水泡在一、兩週或治療後會自然吸收乾掉,而形成類圓形的乾皮屑輪,然後恢復成正常皮膚。在慢性期時,手掌及腳掌會有過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膚呈現乾燥、脫皮、龜裂而有疼痛感。
 

644078c3604c2a780e194a41dabb9555_副本起了「汗皰疹」是因為流汗?
「汗皰疹」這個病名裡面,雖然有個「汗」字,但並非是汗管阻塞所造成,而汗管本身的構造也沒有異常。也因此,有些學者建議以「急性反覆發作性水泡型手部濕疹」一詞,來取代「汗皰疹」這個字。不過,汗皰疹確實容易發生於有手汗症或腳汗症的多汗症患者,並容易發生在春、夏季節。而在組織切片下,也可看到汗管周圍有發炎反應。

644078c3604c2a780e194a41dabb9555_副本中醫治療汗皰疹
汗皰疹中醫典籍描述「多生手足,形似蟻窩,儼如針眼,奇癢入心,破流滋水。」,患者常見手指手掌或腳底長出小水皰,其水泡附近奇癢,水泡破裂後容易發炎,形成濕疹性皮膚炎。由於體質性問題是故常常反覆發作,擾人甚深。汗皰疹發病原因未明,西醫沒有明確定論,中醫以濕論治,凡濕性皮膚問題要從脾胃著手,胃腸功能不好,無法運作水分,以至於水分分布不均,與腎引起的濕不同,脾虛之濕易反映於皮膚病,腎引起之濕容易反應下肢水腫,汗皰疹短期治療以解毒止癢利濕為主,中長期仍要調理患者脾腎為本,使脾腎運作好,可以代謝腠理間的水分,水分就不至於氾濫於皮表變成汗皰疹。
 
"調理體質",是中醫的微言大義,很籠統,但也真的很有用。臨床上觀察,汗皰疹的病患體質上都有濕邪過重的情況,故在急性發作期,我們給予清利濕熱止癢的藥物,通常很快地可以讓病灶縮小,水泡消失,搔癢感減少很多;亞急性期會有乾燥、脫屑、苔蘚化的情況發生,就再加以活血藥物;而在最後,我們通常建議病患在病灶好了之後吃三個月的藥調理體質,健脾胃,未來就比較不會再有汗皰疹發生了。
 

644078c3604c2a780e194a41dabb9555_副本汗皰疹的保養及預防
 ● 減少碰觸清潔劑或是任何可能會刺激皮膚的物品。
 ● 使用棉質內襯的手套來保護雙手。
 ● 適時使用護手霜或是凡士林。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汗皰疹 #中醫汗皰疹 #汗皰疹治療 #汗皰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