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

【中暑】 雲玥中醫

中暑 | 都待在冷氣房為什麼會中暑?
暑為夏令主氣,這陣子在診間遇到許多中暑的患者
患者:「我這幾天頭暈頭痛,肩頸比以前還痠痛,渾身都不對勁,有時還會很想吐。」
林醫師:「從四診看來,你可能是中暑了。」
患者:「可是我都待在冷氣房耶,都沒有外出,這樣也會中暑嗎?」
林醫師:「你中的是陰暑,冷氣暑。」

疫情期間,你也中了冷氣暑了嗎?

中暑在中醫分成陽暑與陰暑,暑為夏令主氣,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且暑多挾濕,濕盛體質的人更易感受暑邪,而陽暑與陰暑這兩者的成因、症狀、治療是有所不同的!
♦不是所有的中暑都可以刮痧
♦更不是所有的中暑都可以吃西瓜消暑
讓我們來了解陽暑與陰暑到底有什麼差別

圖 八 -陽暑與陰暑-03
陽暑
▏好發族群: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活動者
▏原因:長時間曝曬於高溫環境下,因日曬過久、流汗過多,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大量流失而導致身體散熱機制失調
▏症狀:身熱、汗多、口渴、頭暈、頭痛、四肢倦怠、心煩、噁心、嘔吐、小便量少且黃。若嚴重時出現意識不清、心跳過快、低血壓、抽搐、休克、四肢冰冷,則須盡快送醫治療。
▏治療原則:以清暑祛濕,益氣生津為主,臨床常用白虎湯加減

▏戶外預防重點:
常在烈日下工作與活動的民眾
做好遮陽措施和適時補充水分
不過度食用冰塊、冰飲、生食類食物
流汗較多時,需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以防止因流汗過多導致電解質不平衡
避免快速進出冷氣房,造成環境溫差過大

食療:清熱解暑為主
飲水酌加少量鹽巴、經稀釋的運動飲料加鹽、味噌湯等可同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以避免電解質失衡
酸梅湯、烏梅湯幫助生津止渴
可適量食用綠豆薏仁湯、西瓜翠衣茶(西瓜皮與紅肉之間的白肉部分)、絲瓜、冬瓜、苦瓜等消暑清熱食品


陰暑
▏好發族群:夏季整天待在冷氣房與吃冰飲冷過量者
▏原因:寒濕束於肌表造成汗孔閉塞,體內的熱氣無法透過排汗而散出
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在環境與飲食上要尤其留意,避免被寒氣與濕氣悶住體表

        ▏環境因素:夏天空調溫度過低且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反覆進出冷氣房,溫差太大身體無法適應
        ▏飲食因素:夏季攝取過量的冰品、冷飲及生食類

▏症狀:症狀較陽暑來得輕,身微熱但無汗、頭脹痛、肩頸痠痛、身體沉重、疲倦、噁心、腸胃不適
治療原則:以辛溫解表,化濕和中為主,臨床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室內預防重點:
室內空調避免過低,保持約攝氏26度,設定自動風量為宜,室內可稍微開小窗保持通風狀態
若工作環境溫度過低,宜放件薄外套,預防陰暑
補充適量水分(溫水)
降低食用冰品、冷飲、偏寒性水果(西瓜、火龍果等)與生食類食物(生魚片、沙拉等)

▏食療:以溫散化濕為主
陰暑可透過少量薑片快速發汗解表,幫助排汗解熱與調整腸胃不適,如:薑絲魚片豆腐湯、冬瓜薑絲蛤蜊湯
黑糖水加薑、 冬瓜薑茶
症狀發生時忌食冰品、冷飲、偏寒性水果(西瓜、火龍果等)與生食類食物(生魚片、沙拉等)


刮痧時機:
用於治療陽暑
透過刮痧來幫助散熱,疏通經絡,促進體表血液循環與代謝,若容易陰暑的體質或是長期待在冷氣房的人則不建議自行刮痧,毛孔緊閉的狀態下較難將熱氣刮出,且氣虛體質的人有時越刮越虛,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諮詢與治療,特別注意,刮痧療法後因體表毛孔打開需避免吹風受寒並服用溫開水為宜。(凝血功能差或服用抗凝血劑者不宜刮痧)


三伏貼:
對於容易陰暑的人其體質多為寒濕體質、氣虛體質,表衛不固,容易感冒,可結合時令敷貼三伏貼,透過中藥材的藥性來溫散體內寒邪,疏通經絡,提升免疫力,預防疾病。(建議須經由合法中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可否敷貼)

舒緩中暑穴位按摩:
攢竹穴 瀉熱祛風
風池穴 疏風解表,清利頭目
合谷穴 緩解中暑疼痛與腸胃不適
♦每個穴位可按摩20下,不僅可減緩中暑不適也可作為平常自我預防的簡單方式

螢幕快照 2021-08-19 下午11.48.05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