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療
婦科中醫/不孕調理
[泌尿道感染] 朱育葳醫師
女性反覆尿道發炎
一位年長的女性A:「朱醫師,我最近又要整天頻繁地跑廁所了,禁不住,必須馬上跑廁所,而且下腹酸酸的,小便顏色清澈可是泡沫很多!我這幾天要跟團出去玩,長途車程我好擔心不能常常上廁所啊,請趕快幫我處理這個問題!」
另外一位20多歲生活忙碌的女性B:「我最近小便的時候有灼熱的感覺,一直有上不乾淨的感覺,明明我水喝的足夠,也沒有憋尿的習慣,為什麼常常發作呢?」
夏天女性容易泌尿道感染?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門診常見的:女性尿道發炎,許多女性常為此所困擾,因為它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作,儘管之前已經痊癒了,過一陣子卻又再度出現,找不到很好的控制之道,這是因為女性尿道短,且靠近直腸,容易使來自直腸的細菌污染外陰和尿道周圍區域。女性尿道短是危險因素,因為它可以相對容易地進入膀胱。而停經的婦女,由於陰道雌激素作用缺乏,也是導致膀胱炎、尿道炎容易找上門。
從現代醫學來看,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簡稱UTI)被定義為在上尿路或下尿路致病性炎症引起的膀胱炎或腎盂腎炎症狀中出現明顯的菌尿。女性患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四倍。臨床常見膀胱炎的症狀,包括頻尿(頻繁上廁所,間隔時間少於 2 小時)、尿急以及排尿時有刺痛或燒灼感(排尿困難),還可能出現血尿或恥骨疼痛。大多數女性尿路感染是由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86%)感染引起,其次為克雷伯菌屬Klebsiella species(5%)引起。而複雜性尿路感染影響因素像是:糖尿病控制不良、免疫抑制、腎衰竭(多囊腎)、透析、尿道狹窄、神經性膀胱……等,相較一般認知的泌尿道感染複雜許多,需要更加進一步的檢查與選擇適當治療。而一般單純性的泌尿道感染也不宜忽視,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伴有發燒、心跳過速或肋椎角壓痛,則可能懷疑急性腎盂腎炎。 (Acute pyelonephritis, Vasimahmed Lala; Stephen W. Leslie; David A. Minter., May 30, 2023.)
泌尿道感染在中醫歸屬「淋證」範疇。
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 六元正紀大論篇》:「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其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鼽衄嚏欠嘔,小便黃赤,甚則淋」,當時即有「淋」、「淋溲」 等記載。根據淋證的病因病機,《諸病源候論》將其分為氣淋、熱淋、石淋、膏淋、勞淋……等五淋。淋證主要由外感濕熱、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稟賦不足或勞傷久病引起,脾腎虛損為本,下焦濕熱下注為標而致。著名的隋代醫家巢元方在 《諸病源候論 諸淋病候》中將淋證的病機概括為「腎虛為本,膀胱濕熱為標」,為後世醫家所宗。中醫的理論認為─腎主水,司開合,也就是腎對於人體的水液調節起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腎陽及腎陰的平衡,影響了腎氣的作用,以及尿液的排泄和儲存,大凡膀胱、小溲的病變,均當責之於腎;而濕熱蘊結下焦是淋證常見的病因,濕熱穢濁之邪從下入侵,熱蘊膀胱,而發為淋證。若是反覆泌尿道感染,久病氣血運行不暢,阻滯氣機,瘀阻經絡,又化熱生濕,致病情更加纏綿複雜,因此血瘀亦是其病理因素。
臨證治療泌尿道感染
➜急性期「清熱利濕通淋」,急則治標,終病即止,佐以扶正。
➜慢性尿路感染以及反覆發作的泌尿道感染,以「益腎清利活血」為原則。
泌尿道感染分辨與治療
治療淋證分為急性期、緩解期、恢復期三個不同階段。
◕急性期泌尿道感染
│症狀
患者伴有明顯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尿黃赤,舌偏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
│治療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疏通三焦水道為主,
│用藥
滑石、白茅根、石葦、萹蓄、車前子、瞿麥、金錢草、淡竹葉…..等藥材加減。若氣分熱甚,入於血分,傷絡動血,則可見尿血等症,酌加涼血止血藥材,如:生地榆。
◕緩解期
│症狀
緩解期臨床症狀往往不典型,泌尿道不適的症狀減輕或消失,兼見疲倦、口乾、腰酸等症狀
│治療
扶正固本,滋清並用,標本兼顧。
│用藥
急性期清熱通淋藥物外,加上黃耆、黨參、菟絲子、山藥、女貞子、生地黃、石斛……等藥達補益脾腎,益氣養陰之效。
◕恢復期
泌尿道症狀已無, 尿液檢查數值均正常即進入恢復期。雖然無臨床表現,但是這時期的調養仍重要,以防止疾病復發。
此時可依照病患體質,中藥材如黃耆、馬齒莧、石葦、白茅根 、蘇梗、葛根、菟絲子等,辨證選用其中3~4味中藥,平日保養婦科泡茶飲用。
生活小町寧
由於泌尿道感染發生的常見原因不乏:飲水過少、憋尿、性接觸時衛生習慣不佳,而在月經期間,衛生棉/條的衛生替換的衛生習慣以及無形的壓力和不佳的睡眠習慣也會影響。
1.養成多喝水
2.不憋尿
3.如廁後衛生紙由前向後擦拭
4.月經來潮時勤換衛生棉/條
5.穿通風透氣的貼身衣物
6.發生親密關係前後的清潔
7.日常飲食方面,則可以適度攝取苦瓜、黃瓜、梨子……等,並且少避免菸酒、辛辣、油炸、甜食。
8.如何在工作及生活壓力皆大的空閒中,找到排遣之道,保持好心情♡及良好睡眠習慣,也是讓身體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