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科醫療
皮膚調理
冬季癢 冬季濕疹 │ 中醫皮膚專科 │廖婉菁醫師
冬季癢 冬季濕疹
▲感謝今健康報導
冬季空氣乾燥,皮膚分泌的油脂減少,尤其對中老年人或本身皮膚乾燥的人來說,容易出現瘙癢,搔抓後可能導致冬季濕疹,這種情況即是一般所說的「冬季癢」,也稱為乾性濕疹或缺脂性濕疹,最常見於老年男性。其成因是皮膚的皮脂形成受阻,導致皮膚表面水分缺乏保護,簡言之,即皮膚分泌油脂及保水功能下降,因而造成過度乾燥、角質層萎縮,並出現乾燥、脫屑、龜裂和搔癢。除了老年人因皮脂腺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油脂分泌逐漸減少,而增高冬季癢的機率,另外像是喜愛泡熱水澡、過度清潔皮膚、營養不良、熬夜、喜食辛燥食物也都可能增加冬季癢發生的機會。
冬季易氣血虛弱引冬季濕疹,
調養氣血是主要的改善重點!
中醫認為,冬季濕疹的主要原因在於氣血虛弱,這會導致皮膚營養失常,進而引發血虛生風或血燥生風的現象,這類患者治療上通常以益氣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用藥為主,旨在改善皮膚的健康狀態和緩解不適,如果患者的患處出現紅腫,或伴隨滲出物或有舌苔黃膩,則需要酌情加入清熱利濕的藥物以控制病情。醫師會再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體質和症狀,選擇和調整相應的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如此針對每個人制定各別治療方法,有助於更有效地緩解冬季癢的症狀,並促進皮膚的恢復。

冬季乾癢、冬季濕疹怎麼辦?
中醫指4大保養方向助止癢!
洗澡時也注意保護肌膚:
洗澡時,盡量以淋浴代替泡澡,注意水溫不宜過熱,最好保持在與體溫相近約36至40度之間,以免損害肌膚的水分屏障和破壞皮脂膜,這會導致肌膚水分流失,造成乾燥問題。另外,洗澡時應避免用浴巾大力搓揉,且建議選擇不刺激、無香料的沐浴乳。
洗完澡後,應在半乾的狀態下勤擦乳液或凡士林,以幫助鎖住水分,達到最佳保濕效果;若天氣較冷有使用暖氣時,溫度也不宜過高,且建議同時使用空氣濕潤器,以防環境過於乾燥。
止癢方法&止癢穴位:
若皮膚發生搔癢時,不建議患者去搔抓,若因搔抓而感染,易進一步加重病情。若搔癢無法忍耐時,除可用指腹輕輕按摩搔癢區域,也可以按壓一些止癢穴位,如血海、曲池、尺澤、魚際和三陰交,有助於止癢。另外也可以塗抹乳液、或含有清涼成分的中藥膏如紫雲膏來止癢並幫助修復肌膚。

飲食養陰補血、清熱降火,
避免過度進補、刺激溫燥。
飲食:建議搭配養陰補血和潤燥的食物
如木耳、山藥、水梨、秋葵、蓮藕、百合、枸杞、地瓜葉、桑葚和葡萄。也可多食用清熱降火的蔬菜水果,例如冬瓜、絲瓜、苦瓜、白蘿蔔、綠豆、柑橘和檸檬。
日常留意各種保護肌膚細節,
乾癢別誤認不淨而過度清潔。
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熬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過度進補如吃過多的羊肉爐、薑母鴨等較溫燥的藥膳。
避免過度清潔皮
切記不要搔抓傷口,以防加重病情。
最重要的是保持適當的保濕和防曬,衣物盡量選擇棉質,減少對肌膚的摩擦。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感謝今健康報導
冬季空氣乾燥,皮膚分泌的油脂減少,尤其對中老年人或本身皮膚乾燥的人來說,容易出現瘙癢,搔抓後可能導致冬季濕疹,這種情況即是一般所說的「冬季癢」,也稱為乾性濕疹或缺脂性濕疹,最常見於老年男性。其成因是皮膚的皮脂形成受阻,導致皮膚表面水分缺乏保護,簡言之,即皮膚分泌油脂及保水功能下降,因而造成過度乾燥、角質層萎縮,並出現乾燥、脫屑、龜裂和搔癢。除了老年人因皮脂腺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油脂分泌逐漸減少,而增高冬季癢的機率,另外像是喜愛泡熱水澡、過度清潔皮膚、營養不良、熬夜、喜食辛燥食物也都可能增加冬季癢發生的機會。
冬季易氣血虛弱引冬季濕疹,
調養氣血是主要的改善重點!
中醫認為,冬季濕疹的主要原因在於氣血虛弱,這會導致皮膚營養失常,進而引發血虛生風或血燥生風的現象,這類患者治療上通常以益氣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用藥為主,旨在改善皮膚的健康狀態和緩解不適,如果患者的患處出現紅腫,或伴隨滲出物或有舌苔黃膩,則需要酌情加入清熱利濕的藥物以控制病情。醫師會再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體質和症狀,選擇和調整相應的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如此針對每個人制定各別治療方法,有助於更有效地緩解冬季癢的症狀,並促進皮膚的恢復。

冬季乾癢、冬季濕疹怎麼辦?
中醫指4大保養方向助止癢!
洗澡時也注意保護肌膚:
洗澡時,盡量以淋浴代替泡澡,注意水溫不宜過熱,最好保持在與體溫相近約36至40度之間,以免損害肌膚的水分屏障和破壞皮脂膜,這會導致肌膚水分流失,造成乾燥問題。另外,洗澡時應避免用浴巾大力搓揉,且建議選擇不刺激、無香料的沐浴乳。
洗完澡後,應在半乾的狀態下勤擦乳液或凡士林,以幫助鎖住水分,達到最佳保濕效果;若天氣較冷有使用暖氣時,溫度也不宜過高,且建議同時使用空氣濕潤器,以防環境過於乾燥。
止癢方法&止癢穴位:
若皮膚發生搔癢時,不建議患者去搔抓,若因搔抓而感染,易進一步加重病情。若搔癢無法忍耐時,除可用指腹輕輕按摩搔癢區域,也可以按壓一些止癢穴位,如血海、曲池、尺澤、魚際和三陰交,有助於止癢。另外也可以塗抹乳液、或含有清涼成分的中藥膏如紫雲膏來止癢並幫助修復肌膚。

飲食養陰補血、清熱降火,
避免過度進補、刺激溫燥。
飲食:建議搭配養陰補血和潤燥的食物
如木耳、山藥、水梨、秋葵、蓮藕、百合、枸杞、地瓜葉、桑葚和葡萄。也可多食用清熱降火的蔬菜水果,例如冬瓜、絲瓜、苦瓜、白蘿蔔、綠豆、柑橘和檸檬。
日常留意各種保護肌膚細節,
乾癢別誤認不淨而過度清潔。
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熬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過度進補如吃過多的羊肉爐、薑母鴨等較溫燥的藥膳。
避免過度清潔皮
切記不要搔抓傷口,以防加重病情。
最重要的是保持適當的保濕和防曬,衣物盡量選擇棉質,減少對肌膚的摩擦。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